枕石寝绳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ěn shí qǐn shéng
基本解释见“枕方寝绳”。
出处《文子·精诚》:“虑牺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
暂未找到成语枕石寝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枕石寝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块石头落了地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
一块石头落地 | |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
一枕南柯 |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
一枕槐安 |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
一枕邯郸 |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
一枕黄梁 | 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
一枕黄粱 | 唐·沉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 |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风了断井索。’” |
一石二鸟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
下井投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
不分玉石 |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
不知寝食 | |
临危下石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
五石六鹢 |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
亲冒矢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
亲当矢石 | 《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
人非木石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
他山之石 |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以升量石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缪称训》:“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
以卵击石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
以卵投石 | 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
以卵敌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兼之擅作威福,无罪受刑,有功不赏。盖系旧臣,无端为所摧辱,心实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