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怨恨,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倾国:指绝代佳人

得:使

春风:代指君王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鉴赏

简析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章。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143篇)

猜你喜欢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哭花

唐代韩偓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明代杨基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牡丹

唐代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牵牛花·其三

清代陈曾寿

一枝颜色费评夸,冷翠光中晕淡霞。

绝世幽情容一现,能如我意是秋花。


咏白海棠

清代曹雪芹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蔷薇花

唐代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途中见杏花

唐代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南园十三首·其一

唐代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嘲桃

唐代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